铜陵拼团购房128群(110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225人申请入群

2017年武威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

发布时间: 2018-02-25 10:26:26

来源: 武威市统计局

分类: 行业动态

584次浏览




2017年,武威市上下认真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决策部署,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挑战,统筹推进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,坚定不移贯彻“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努力建设经济强市、生态大市、文化旅游名市,全力打造生态美、产业优、百姓富的和谐武威”的总体思路,全力攻坚、止滑促稳,农业稳步向好、工业基础夯实、投资结构优化、消费环境改善、金融存贷款平稳运行、物价温和上涨,新经济、新业态等积极向好的因素不断涌现。



一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



2017年,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39.58亿元、下降2.8%,其中:第一产业增加值112.76亿元、增长6.1%,第二产业增加值127.93亿元、下降17.3%,第三产业增加值198.89亿元、增长5.4%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.7:29.1:45.2,三产比重同比提高5.6个百分点,分别高于一产、二产19.5、16.1个百分点。



(一)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,现代农业进程加快。坚持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,农业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。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14.43亿元、增长6.11%。



粮食生产平稳增长。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、单产、总产量呈“三增”态势。粮食播种面积197.2万亩、增长0.14%,单产548.28公斤、增长1.28%,粮食产量108.12万吨、增长1.43%。



生态高效农业健康发展。推广农田高效节水技术252.7万亩,亩均节水60~80m3,实现灌区技术全覆盖;实施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,推广旱作农业71.4万亩。认真实施《武威市戈壁农业发展规划》,建立市级示范点2个,发展戈壁农业8723亩,累计达到1.23万亩。特色优质作物规模扩大,面积达262.81万亩,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9.38%。其中:优质专用小麦、优质小杂粮、优质蔬菜、优质中药材播种面积分别增长14.33%、9.54%、8.09%、3.39%。



设施农牧业生产效益稳中向好。日光温室新建成面积1.66万亩,引进试验温室蔬菜新品种43个,设施蔬菜长势良好。蔬菜种植面积69.3万亩、增长1.12%,产量282.15万吨、增长6.47%;水果产量25.08万吨、增长6.47%。新建成养殖暖棚2.03万亩。全年牛、羊、猪出栏量分别达26.16万头、227.27万只、117.93万头,分别增长4.97%、11.29%、1.57%。



农产品品质稳步提升。有效使用无公害、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的产品达到187个,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9%以上,建成凉州区国家级绿色食品示范区、天祝县省级绿色食品示范区。颁布出口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50项,出口农产品备案基地面积达到82.65万亩。



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完善。大力培育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46家,扶持发展农业全产业链龙头企业12个,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834家,创建国家级示范社23家、省级117家;家庭农场达到404家,其中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1家。建成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16个、集贸市场94个,冷链储藏库容达到39.1万吨。蔬菜、畜禽等主要农产品外销量达70%以上。



(一)工业生产持续下滑,运行质量提升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65.88亿元、下降27.3%,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4.7亿元、下降36.2%,同比回落46.3个百分点,12月当月实现增加值3.51亿元、同比下降51.1%、环比下降1.5%。



中央企业生产平稳运行。9户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8.4亿元、增长5.5%,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41.7个百分点,同比回落1.1个百分点;10户省属企业实现增加值4.42亿元、下降49.6%;地方企业实现增加值31.88亿元、下降39.4%。



战新工业增加值降幅收窄。51户战略性新兴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.68亿元、下降8.5%,降幅比1-11月收窄4.5个百分点,同比回落24.8个百分点。



达标入规企业培育成效显著。全市新增入规企业27户,其中,月度新增入库企业5户(凉州区1户、民勤县2户、古浪县2户),实现增加值0.82亿元;年度申报入库企业22户(凉州区13户、民勤县3户、古浪县3户、天祝县3户),现已通过省统计局审批。



企业运营质量持续向好。企业盈利能力增强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.04亿元,较去年同期净增3.9亿元、增长75.9%,亏损企业亏损总额5.83亿元、下降31.4%。去库存、降成本初显成效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22.51亿元、下降9.5%;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为83.62元、同比减少6.41元。



(二)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萎缩,投资结构趋于合理。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3.67亿元,同比下降53.04%。



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降幅较大。全市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65.69亿元、下降58.97%。其中:在建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00.16亿元、下降54.72%,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1.84%,同比下降2.3个百分点;500-5000万元项目完成投资65.53亿元、下降68.12%,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0.25%,同比下降9.57个百分点。



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。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57.99亿元、增长39.32%,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7.91%,同比提高11.87个百分点,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.37个百分点。



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。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中,第一产业在建项目71项、同比减少98项,完成投资20.06亿元、下降65.12%;第二产业在建项目151项、同比减少194项,完成投资72.85亿元、下降67.1%;第三产业在建项目449项、同比减少330项,完成投资172.78亿元、下降53.14%。三次产业投资比为7.6:27.4:65,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同比提高8.1个百分点。



(三)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行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.05亿元、增长7.8%,增幅同比回落1.9个百分点。其中: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.57亿元、增长6.04%。



城乡市场稳步发展。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.95亿元、增长8.4%;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.1亿元、增长6.5%。城镇市场零售份额占比大、增速快,是拉动全市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的主要支撑。



批发零售业引领消费市场发展。批发零售业累计实现商品销售额317.99亿元、增长12.68%。其中:批发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34.55亿元、增长11.29%,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83.44亿元、增长13.72%。



住宿餐饮业稳步增长。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52.8亿元、增长13.55%。其中:住宿业实现营业额6.51亿元、增长13%;餐饮业实现营业额46.29亿元、增长13.63%。特别是快捷连锁酒店住宿、火锅店、特色餐饮等大众化餐饮市场需求旺盛,营业收入较快增长。



(四)财政收支增幅趋缓,民生支出保障有力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1.34亿元、增长1.2%,12月份完成4.45亿元、环比增长1.57%;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.62亿元、同口径下降4.4%,12月份完成2.92亿元、环比下降1.46%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.16亿元、增长14.91%,12月份完成22.75亿元、环比增长87.8%。



(六)金融存贷款增势放缓。截止2017年末,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97.83亿元,下降3.57%、同比回落4.95个百分点;贷款余额816.85亿元,增长6.26%、同比回落4.16个百分点,年末存贷比为97.67%。



(七)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。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,拓展就业渠道,扩大就业规模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72元、增长8.3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96元、增长8.3%。



(八)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。2017年以来,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比指数总体保持低位运行态势。12月末,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比指数为100.9%,八大类价格呈“七升一降”,其中:衣着类、居住类、生活用品及服务类、交通和通信类、教育文化娱乐类、医疗保健类、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分别上涨3%、1.5%、1.2%、0.7%、2.3%、3.1%、0.5%,食品烟酒类下降1.4%。



二、需要关注的问题



(一)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。一是停产、半停产企业较多。12月份,全市26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当月停产企业69户,其中,年底申报退库20户(18户已通过国家统计局审批,2户保留一年同期数)、年底不达标企业31户,其余18户企业中,因季节性停产12户、因市场因素停产2户、因资金短缺停产2户、因环保因素停产1户、因产品不合格当月停产1户。二是大部分行业生产规模萎缩。规模以上工业28个行业中22个行业增加值增速下降,其中,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实现增加值6.98亿元,下降62.4%、同比回落71.7个百分点;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6.25亿元,下降37.1%、同比回落44.2个百分点,这两个行业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26.9个百分点。



(二)固定资产投资止滑回稳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。一是在建、新开工项目数量减少明显。500万元及以上在建项目671项,同比减少622项,其中:在建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97项,同比减少97项;500-5000万元项目474项,同比减少525项。新开工500万元及以上项目404项,同比减少581项;项目投资规模228.2亿元、下降60.84%;完成投资130.73亿元、下降65.72%。二是项目投资强度降低。在建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规模891.3亿元,同比减少355亿元,已累计完成投资588.9亿元,剩余投资仅302.4亿元,同比减少78.6亿元。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134项,同比减少65项,完成投资172.61亿元、下降56.37%,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2.36个百分点。项目平均完成投资1.29亿元、下降35.18%。三是工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持续下降。全年工业项目仅完成投资72.66亿元、下降66.7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.78个百分点,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.66个百分点,影响固定资产下降21.12个百分点;完成民间投资155.57亿元、下降58.47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6.47个百分点,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.43个百分点,影响固定资产下降31.
78个百分点。四是到位资金大幅减少。全市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共筹措建设资金181.18亿元、下降60.63%,资金到位率仅68.19%,同比下降2.88个百分点。其中:国家预算资金、银行贷款及其它资金64.79亿元、下降63.41%,占全部筹措资金的35.76%;自筹资金116.39亿元、下降58.9%,占全部筹措资金的64.24%。



(三)新兴产业体系还不健全。农业方面:产业化程度较低,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低,产品附加值还不高。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作用发挥不够,“龙头企业+农户”发展模式和“相互支持、相互促进、风险共担、利益均沾”的利益共同体还没有广泛推广。土地流转措施不健全,还存在连片流转难、土地租金变化大、难签订长期合同等问题。农业资源定价、利益补偿和奖惩等机制不健全,制约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。工业方面:重工业比重高,产品附加值不高,特别是战略性新兴工业增加值仅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1.66%,规模小、拉动力弱,推进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。消费方面:新的消费热点引领带动效应还不强,消费品市场转型升级慢,新兴流通体制、村镇社区商业网点建设滞后,流通服务功能不健全。



三、2018年展望及意见建议



2018年,全市经济向好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,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和新动能持续增多,预期2018年全市经济运行将呈现低开高走、止滑回稳、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。



(一)切实解决工业运行突出问题。全面落实“三重”、“三一”实施方案,完善领导干部帮扶企业和联系企业家制度,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。加强政银险担合作,最大限度解决企业融资问题;落实工业企业“规下转规上”奖励办法,及时做好达标企业申报入规工作,推动企业达产增效。紧抓当前碳化硅、铁合金、医药中间体等工业产品市场行情转好的时机,组织企业满负荷生产,为全市经济发展多做贡献。



(二)狠抓重点项目扩大投资。认真梳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,找准薄弱环节,全力推进武威民用机场、机场高速、兰张铁路三四线、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等重点项目的集中谋划、手续前期办理工作,为2018年项目建设打牢基础。



(三)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。加强第三产业调度,落实攻坚措施,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。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,抢抓机遇、发挥好资源优势,努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全市绿色崛起的支柱产业。以甘肃(武威)国际陆港为主平台,加大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。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建设大型商品交易市场、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、县乡便民市场等交易平台,促进消费需求稳定增长,持续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。



(四)着力构建现代经济体系。一是推动农村“三变”改革。深入推进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、农户承包权、土地经营权“三权分置”,建立健全农户与龙头企业、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用工业化理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,推进农业生产、加工、流通全产业链开发,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动力活力。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,要聚焦绿色、低碳、循环、可持续发展,以高端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生物制药、信息技术、节能环保、公共安全等领域为重点,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
责任编辑: qique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